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7-08-23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题: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辛识平
2014年,在办理河北保定市顺平县一起命案的过程中,检察官彭少勇提审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的王玉雷后,发现案情疑点重重,果断提出3个“不足信”。随后,检察院迅速启动了引导侦查机制,公安机关重新对重要涉案证据进行排查,最终锁定真凶王斌,杜绝了一起冤假错案的发生。
这是正在热播的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堪称现代版的“刀下留人”。法治,关乎国家大计,也关乎每一个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培根这段话,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刻。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很多案例都在警示,人民群众每一次经历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合法权益,更是国家的法律尊严和权威。
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陈满案、呼格案、聂树斌案等一批重大错案得到纠正,正是净化司法公正“水源”的扎实举措,充分彰显了党中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如果说纠错是亡羊补牢,那么突出问题导向、改革体制机制则是强基固本,对维护司法公正意义深远。
针对权力干预司法,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等顽疾,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机关出台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过问案件规定,在权与法之间设置“隔离带”、架起“高压线”,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针对“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问题,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明确要求法官、检察官要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以责任倒逼公正、保障公平。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创纪录地达到了89.2%。
针对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司法机关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门槛,全国法院一审受案数由2014年的1500多万件增加到2016年的2300多万件,95%的案件当场立案。人们吐槽多年的立案难,正在成为过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有新需求新期待,司法公正也不断被赋予新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是一个新课题。在日前挂牌运行的杭州互联网法院,从立案到审理,从举证到质证,从开庭到调解都在网上进行,十分便捷。当法治阳光照亮网络空间,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更是司法为民、促进公平等理念的时代升华。
有句话说,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公信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司法公开驶入快车道,从于欢案等备受社会关注的案件全程向社会公开,到各级法院直播庭审超过60万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3000万份,“阳光司法”机制不断完善,既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也让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司法的进步。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司法公正的“水质”也有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只有不断开掘清澈通透的源头活水,使其更顺畅地流向千家万户,流向每一个人,才能泽被苍生、温暖人心。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厉行法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也是迈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顾五年来的法治中国建设,“奉法者强则国强”已经成为一种信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潮流更加澎湃。读懂法治建设的中国故事,人们可以更深感受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更好理解13亿多中国人走向未来的信心与底气。
[新华网]
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新华社记者白阳
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公民权利保障体系愈加完善,公平正义的阳光正照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民安心,织就公平正义的法治体系
从刑法修正案(九)从严惩处买卖人口犯罪,到“作弊入刑”保障考试公平,愈加完善的法治,让守法者更安心,让对违法者的惩处更有力。
“不管多晚,我们镇的居民出门走亲戚都不锁门,因为夜里有治安民警来村里巡逻。”说起“不关门小镇”的称号,在福建省龙岩市古田镇开杂货铺的黄锦文十分自豪。
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平安中国的蓝图正逐步拓展。
2015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两年多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42.7%,人民安全感连年保持在90%以上。
群众关注什么问题,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校园暴力、突出难点问题,政法部门密集出台措施,集中清理整治。
2016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共同出台进一步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通告、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徐玉玉案”等62起重大典型案件被挂牌督办、7个重点地区被督导打击治理。今年5月,最高法、最高检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做出了系统性规定。
同样是2016年,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今年4月,国办再次发布意见要求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988人,其中,403名教唆、组织、胁迫、引诱未成年学生实施违法犯罪的有关成年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与民方便,让司法过程公开透明
越是群众身边事,越能于细节处体现公平正义。
2016年5月12日,天津市民陶桂春通过自学直考,成为天津市通过该方式取得驾照的第一人。“自学直考政策特别适合我这种没有时间到驾校练车的人。”如愿拿到驾驶证的陶桂春一脸兴奋。
排队长、学车难、约考难……昔日驾考模式的诸多不足,随着自主约考、自学直考的渐次铺开正逐渐成为历史。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不止于驾考改革。
打开手机“百度地图”,点击“百度检察地图”中的“检察官徽章”标志,全国四级检察机关3000多个检察院的精准定位、职能介绍、联系电话、举报电话便尽数显示出来。这是今年3月,最高检联合百度地图推出的一个检务公开新平台。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一批简政便民措施相继出台,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如今,全国法院系统“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超过2000家法院运行诉讼服务网,实现大厅、网络、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全国检察机关基本建成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让相隔千里的“面对面”接访成为现实;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群众通过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可办理驾考预约、机动车年检、驾驶证审验等百余项业务。
“互联网+”的东风把执法“晒”在了阳光下,用群众监督倒逼公平公正。目前,公安部门在25省区市建立运行了统一的执法公开平台,网上轻轻一点就能获知案件处理流程;最高法所有公开开庭案件都通过网络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超过60万次;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网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549万余条、法律文书201万余份……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全面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机制,让群众不再为办身份证来回奔波;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清退脱钩;推进“奇葩证明”整治,派出所停止开具亲属关系证明等18类证明;进一步优化户籍管理,去年140余万无户口人员登记上了户口……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政法部门大力推进“放管服”,让工作制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以民为本,让制度成为公平正义的坚强依靠
今年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分局近80名一线民警,在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关于执法纠纷的庭审。这堂特殊的执法规范“培训课”,是近年来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要让民众从每一起司法实践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查验身份证应明确查验范围,随身携带警察证;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执法,但拍摄者要与现场保持3米以上安全距离……深化公安改革以来,公安部已对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及近500项裁量基准作出修订,形成了公安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
法治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每一次执法行为中,也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中。十八大以来,政法机关加大力度建章立制,一边大刀阔斧改革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一边补齐目前存在的制度短板,让法治成为公平正义的坚实依靠。
长期以来,“执行难”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诚信。近年来,最高法与公安、金融等部门合作,通过健全联合信用惩戒体系、出台网络司法拍卖等涉执行司法解释和规范文件等综合措施,让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据统计,2016年全国各级法院采取限制消费等信用惩戒措施834.6万人次,70.7万名“老赖”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了义务,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超过1万亿元。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迅速,全国已有2000多个看守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74个“无律师县”问题全部解决,“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在一些地方初步形成。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检在13个省区市开展公益诉讼试点。截至今年6月,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053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对生产生活影响严重的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今年7月1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进入法律,探索出了司法保护公益的一条中国道路。
人民司法为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各政法部门从人民最关切的问题出发,坚定不移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让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中国的新活力,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新华网]
相关报道
最高法:引导群众从“信访”向“信法”转变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3日上午,最高法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全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引导信访人依法维权、理性信访,引导群众从“信访”向“信法”转变,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在这次会议上,沈德咏指出,近年来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坚持法治引领,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引导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群众依法信访申诉意识不断增强。坚持重心下移,及时就地化解矛盾,最高人民法6个巡回法庭的设立,实现了最高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纠错补瑕,依法回应当事人诉求,有力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涉诉信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坚持科技助力,提高信访工作信息化水平,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的应用,大大方便了群众利用信息技术反映诉求。坚持多方参与,推行律师代理申诉制度,引入人民调解员、医疗和鉴定专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信访化解,形成化解涉诉信访矛盾合力,大大提升了涉诉信访工作水平。
沈德咏称,要注重源头预防,切实发挥基层堡垒作用,有效化解各类涉诉信访矛盾纠纷。要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案件审判质量效率,推动涉诉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问题发生。要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及时关注社情民意,全面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做到法、理、情相融合,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要敢于担当、勇于担责,对排查发现已经形成的涉诉信访,必须逐一研究化解方案,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把矛盾化解在属地范围。
沈德咏要求,要严守法律底线,坚持依法处理群众诉求,推动涉诉信访工作依法规范运行、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保护。要认真落实诉访分离要求,对应当受理的案件,及时导入诉讼程序,经审查发现存在错误或瑕疵的,及时依法纠正补正。要坚持分流与化解并重,坚决防止重分流、轻化解,坚决防止应付一时、久拖不决。
谈及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沈德咏称,要畅通正当诉求表达渠道,在全社会培育法治思维方式,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涉诉信访工作全过程,引导信访人依法维权、理性信访,引导群众从“信访”向“信法”转变,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沈德咏强调,要牢固树立 “大信访”观念,坚持一手抓源头预防,一手抓突发应对,切实增强应急处突能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信访工作保障。各级法院党组要切实把涉诉信访及安保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各级法院“一把手”要经常听取涉诉信访工作汇报,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有关情况,积极争取监督和支持,分管领导要担负起组织指挥、综合协调、重点督办的责任。
此外,他还表示,要关心、支持、爱护信访工作干警,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为推进涉诉信访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完)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