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8-02-
昨日,北京市会议中心,北京市公安局代表正在作述职报告。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考评范围从市级行政机关扩大至各区政府,从日常考评进阶到年度述职
从9年前北京市率先实施政府绩效管理以来,北京市政府单位绩效考评不断演进,近几年在考核主体、考核内容、指标权重设计上,年年都有新改进。
“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是阅卷人。”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提出,将继续扩大社会参与评估的渠道,提升社会代表打分的权重。要通过这个方式,促进各区各部门更好地把工作推进与满足百姓需求、解决群众困难结合起来。
北京率先实行政府绩效管理
十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2008年),开启了北京推行绩效考评制度之路。会议提出,“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
次年,北京在市级行政机关绩效管理中采用全新的管理考评模式,在全国省级政府中率先实行政府绩效管理。2010年,该项目获得地方政府创新奖。
依据市政府下发的暂行办法,绩效管理体系着重履职效率、管理效能、服务效果、创新创优即“三效一创”。市级行政机关绩效管理主要对“三效一创”的管理和考评,突出管理的系统性、指标的合理性、评价的多元性和激励的导向性。
考评采取百分制计分和问责制相结合的方法,凡完成绩效管理任务、服务效果好的均可给予奖励。出现绩效任务未完成、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违反其他规定,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等情况都将受到问责,并给予相应处罚。
考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当时市政府提出,各部门要以“三效一创”考评指标为核心,结合部门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绩效计划落实、日常监控管理、考评奖惩、绩效改进等重要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最初,考评仅针对市级行政机关,3年后的2012年,各区政府也纳入绩效考评。
从日常考评到年度述职
北京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差异化的考评体系。2009年北京市开展绩效考评改革时,就既有部门打分也有满意度评价,每个部门都制定了满意度评价问卷。
同样是满意度评价,市级机关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针对服务对象,“就是来办过事儿的人”。对区政府的满意度评价,主要是针对公众和驻区企业,这是两张问卷。
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满意度调查的范围和样本量也在增长。从最初的近两万份,发展到2017年的2.9万份。
“现在的满意度评价,都是一对一的,针对性特别强。”这位负责人说,通过满意度调查,及时将发现问题反馈给各单位整改,并建立评价-反馈-再评价-再反馈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服务改进。
2009年到2013年,北京市政府绩效考评都主要是日常考评,2014年起,北京市在每年年底召开绩效考评会议,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述职考评结合起来,至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
述职考评只是年底考评的一个重要环节,日常考评工作量也很大,有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审计局、市编办等20多个政府部门共同参与。
根本目的是督促落实
考评未达到责任目标的,不但要给予处罚和追责,还要将整改情况纳入第二年的绩效考评。
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例,先由相关市级行政机关进行申报,市政府绩效办会同相关考评部门,将其与市政府重点工作相比对,如发现漏报或少报,将退回修改。修改报送后,市政府绩效办将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报市政府审定后,形成该部门的这项绩效任务。任务确定后,除涉密任务外,将在该部门网站公开。
任务公开后,市政府绩效办会组织该部门编制任务落实预案,确定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对于确定的任务,市政府绩效办进行“月督促季反馈”,即每月对平台报送的进展情况进行比照,每季度要求该部门反馈项目整体情况。其间,市政府绩效办还会组织第三方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察访核验。
这位负责人介绍,去年第三季度,市绩效办发现一些任务出现滞后,就一对一反馈给各单位,要求整改。同时,会在过程管理中给该单位进行记录,年底纳入日常专项考评成绩。一些重点任务,如果年度完成有困难,市绩效办会进行专项报告,由市政府统筹解决,加快落实。“我们的目的,还是要推动任务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到2017年,全市绩效任务总量已经发展到3101项,其中60个市级行政机关有1903项,16个区政府有1198项。
而在落实预案中,则对3101项任务梳理出9300多个管理节点,施行“月督促季查季反馈”工作机制,年中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实现日常考核和年终考评相结合。
昨日,在全天听取各部门述职之后,陈吉宁表示,绩效管理既要考核工作做得好与差,还要考虑投入成本概念,更高效、科学地完成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目标效果管理,也要注重过程管理和成本控制;既要注重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要注重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既要关注典型特殊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普遍规范性工作的推进。”
“人民群众是阅卷人”
2015年2月,在2014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中,北京市政府首次邀请30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对58个市级政府部门负责人述职考核。这开启了北京市政府绩效考评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先河。
经过连续两年的大幅扩张,公众代表已经增加到141人。
“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是阅卷人。”在昨日的绩效考评会议上,陈吉宁提出,将继续扩大社会参与评估的渠道,提升社会代表打分的权重。要通过这个方式,促进各区各部门更好地把工作推进与满足百姓需求、解决群众困难结合起来。
昨日,王永代表在参与打分后认为,北京市政府绩效考评经过不断改进,现在已经实现材料无纸化,不但环保,还给了评委充足的时间熟悉材料。
不过,他也提出,应该增强考评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考评的基础上可以另外搜集考评代表对各区各部门的具体工作意见和建议,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解决。
参加述职的大兴区区长王有国表示,对述职打分是不记名的,如果可以记名,他会去询问相关代表打低分的原因,以利于工作改进。
市政府绩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社会公众代表大幅增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未来开放的方向不会改变,将会注重对代表结构的调整,扩大社会公众代表的覆盖面,让更多有参政意愿和能力的公众参与进来。
陈吉宁在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能公开、应公开的政务一律要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更加重视群众的想法和呼声,主动解疑释惑,及时回应关切,多争取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北京绩效考核工作“进化史”
2009年
●
在市级行政机关率先实施绩效管理。
2011年
●
国务院批准8个地区和6个部门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北京是试点地区之一。
2012年
●
根据全国试点工作要求,北京市启动区县政府绩效管理。
2014年
●
建立日常考评与年终述职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
2016年
●
述职考评的范围从市级行政机关扩展到区政府,各单位一把手进行依法全面履职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述职。
2017年
●
扩大公众代表,建立社会公众评价“百人团”。
2018年
●
述职考评更加注重公开透明,提前公开各单位年度绩效任务进展情况和绩效管理自查报告,组织参与述职考评的社会公众参与实地察访核验和公众满意度调查。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新京报网]
相关报道
新华网评:一纸改革激活多少才俊跃跃欲试的心
毛同辉
北京市8日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职称改革以来,北京市再次启动的职称领域重大改革。
近年来,关于职称评审的话题一直受到舆论关注和热议,诸如职称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职称论文“一刀切”、 职称晋升“玻璃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成长、评价和使用,成为社会期待改革的“痛点”“堵点”。此次,北京启动30多年来职称领域重大改革,顺应时代变化,回应社会关切,体现出科学性强、受益面广、突破性大的制度特点,让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感受到改革者遵循规律、科学评价、与时俱进、打破陈规、贴近实际的政策本意、善意和诚意。
整体来看,本次北京的职称制度改革亮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新性。此次改革打破了国籍、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为自由职业人才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畅通了晋升通道。二是灵活性。在职称评审中,将全面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将职称评审“唯论文”改为“菜单式”,支持人才自选代表性成果代替论文,让人才做“多选题”。三是时代性。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开设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技术经纪、科学传播等职称专业。同时,结合疏解非首都功能,调减部分职称专业,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随产业合理流动。四是科学性。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业绩权重,实现“干什么、评什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政策设计尤应如此,一要以发展的观点,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与时俱进;二要以务实的观点,贴近实际情况,听取社会意见,及时作出回应和调整;三要以民本的观点,坚持人民为中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兴其利,除其弊,不断释放政策善意和改革红利。我们期待,北京的此次职称制度改革会在全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任用,相信其他各项改革举措会渐次开花,各开生面。
一纸改革,不知将激活各专业领域多少才俊跃跃欲试的心,也不知将让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焕发出多么大的学习、进取、创造和投身高质量发展洪流的热情和能量!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