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20-0
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技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紧急行动、全力奋战、众志成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中国科协向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次倡议:
一、砥砺学风,勇担重任。斩断疫情,科技铸剑。振兴经济,科技当先。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光荣传统,坚定信心,实事求是,尽出所学,各展所长,汇聚成共度危机、共谋发展的科技志愿服务大军,让知识服务社会,让科技支撑发展,让科学家精神光耀时代。
二、问题导向,需求牵引。聚焦企业复产的关键领域,精准把握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破解发展瓶颈,攻克“卡脖子”问题,在协同攻关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和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能力,在解决实际难题中彰显科技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成就科技价值。
三、产学融合,创新发展。协同解决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关键短板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引导龙头企业以技术优势辐射中小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和产学跨界机制,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生机与活力,释放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
四、平台支撑,精准施策。充分发挥科技智库作用,为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和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政策建议。搭建跨学科供需对接平台,实施精准服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开展“百城千会万企”助力行动,组建“科技服务团”,为企业成长和区域经济振兴提供解决方案。
五、开放团结,合作共赢。科学无歧视,发展无止境。增强跨越国界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深化国际间科技合作,秉持开放共享,凝聚发展共识,尊重知识产权,助力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战“疫”必将胜利,发展时不我待。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是科技界的集结号。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躬行社会责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新的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20年2月23日
[科学网]
相关报道
科研的春天是否到来?
2020年2月20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科研人员,其指导意见直接关乎到个人的“吃饭家伙”,不能不察!我把10条指标进行了概括,并谈谈个人愚见。
指导意见大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条)主要是谈SCI论文及相关指标,建议SCI论文及相关指标不能作为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第二部分(2-10条)主要谈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策引导,涉及到科研人员应聘晋升考核、学科评估考核、学校排名考核等。建议同行评价,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评级标准,避免一刀切。
看到指导意见,我的感触是:熬了31年总算听到一句大实话。从本质上讲SCI不过是展示科研人员工作成果的一个平台,就像商城的一个个摊位,卖的东西质量如何,还得看摊主。当前SCI论文及相关指标可谓是深入到教学和科研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个人考核评估,还影响到单位、学科、学校的考核和排名,其影响不可谓不重!因此,NS成为科研界的屠龙刀、倚天剑,二者得一即可通行天下,一时间无数科研工作者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科研人员更关心文章的点数,而不是科研本身。没办法,为了活着,只能先满足眼前的点数,才有机会谈诗与远方!
再说评价体系,指导意见建议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采取不同的评价途径,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评价体系的改变,才能带来思维导向的变化。传统的评价体系,根本无需找专家,只需要一个小学生拿着计算器算点数就可以。具体说说评价体系:
1)学科评价:不同学科其价值体现的形式不同,比如应用性的学科用论文考核往往是缘木求鱼。即便是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不同的学科影响不同,同一个标准肯定不合适。比如,我们生态学领域,微观领域发文章起点高、影响大,而传统的宏观生态学尤其是分类学不容易发文章,点数也低。在SCI一刀切的影响下,微观领域研究出现扎堆,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而宏观生态却日渐萎靡。就拿这次疫情而言,绝大多数都是微观领域的报道,你看到几篇疾病生态学/流行病学的研究?在现实中模型的预测对于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然而国内却鲜有人从事这项研究。就我所知,疫情发生后动物所的李欣海老师一直在做疫情扩散趋势相关的研究,然而微弱到发不出声音来。
2)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科研的事情自然要让懂科研的人来评价,外行评价内行会造成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例子太多,不在此啰嗦。
3)学校评估。当前对学校的评估基本上靠数文章和数基金。在这种价值导向下,表面文章做得很好,但是实际应用差的很远。
4)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这一点在找工作中深有体会,几乎都是按点数决定你的去向。大体上有NS文章去东部双一流,10分以上文章去西部双一流,往下以此类推。不仅招聘,考核更是如此,新入职的老师都有SCI分数和分区的指标,如紧箍咒一样牢牢套住你,只能先去做和发高点数文章相关的事情,其次才能考虑真正有意义而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的科研人员对于指导意见的实施充满了期待,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持担忧。比如说,这个同行评价现实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在中国人情社会下,确保对事不对人很难,往往在实行的过程中,同行评价容易演变成拉帮结派,对人不对事。因此,还需要具体细化,好的规则能让坏人做好事,坏的规则能让好人做坏事。改变的过程需要慢慢完善,期待科研的春天!
参考资料:
《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002/t20200223_423334.html
[科学网-赵序茅博客]
期待“卓越科研至上”时代的来临
昨天,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一发布,立马刷爆了朋友圈,也成为了诸多微信群讨论的热门话题,大部分人士予以支持,而少部分人士表达了某些“担忧”或反对的意见。在朋友圈看到陈院士的发言有一定代表性就复制过来,他说:“终于出台……慢慢回归本元、回归理性、回归教育与科学追求的根!日本几乎不在乎大学排名,通过近30年潜心回归,出了不少诺奖获得者……值得思考!”
该“意见”是继 “破四唯”、“弘扬科学家精神”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树立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看来,该“意见”的精髓是:
1、提倡追求卓越科研
长期以来,我国各科研院所奉行“以刊评文”、“SCI至上”的金科玉律,那么实施效果怎样呢?大家知道,我国成为了SCI论文大国但不是科技强国,除了在基础科研设施建设方面有些许靓点外,在最能反映人类智慧的科学原理、定律等方面几无建树,在卡脖子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结果表明,“SCI至上”这种“只看广告不看疗效”的做法对国家科技发展并未起到预期作用,是该痛下决心改革的时候了。
卓越科研包括高创新性和原创性工作,其能极大地拓展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库,促进社会发展。有志研究者应以此为导向攻坚克难,而不是做“跟风式”科研以追求发表高大上论文为目的。的确,论文的价值在于内涵——看其突破或解决了什么样的科技难题,而不是论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刊物等级与引用率。纵观科技史,诺奖得主的处女作论文大多发表在名不见经传的刊物,这是因为高大上刊物往往不愿冒风险刊登高创新性论文的缘故;即使论文发表在顶级刊物,也往往不能与顶级成果划等号。
“意见”指出: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这些准确无误表达了追求卓越乃为科研初心的深刻内涵,必须点赞。
2、有助于研究者潜心攻坚克难
因为“低垂的果实”几乎已被摘光了,留给我们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了。研究者要想突破或解决任何一个科技难题都十分困难,这就需要研究者以“十年磨一剑”之精神潜心攻坚克难,才可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意见”以成果的“创新水平、科学价值、实际贡献与实际效果”论英雄,势必鼓励一大批有志研究者投身其中,如此“卓越科研至上”时代可期。
每次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利益,带来阵痛。这次改革对诸多既得利益者和习惯于跟风者是一次冲击,然对坐得住冷板凳潜心攻坚克难者是利好。显然,国家科技发展更需要后者而不是前者,更需要原创而不是跟风,故改革是必须滴。这次改革动机与方针是正确的,反对者要站在国家层面对待之,而不要站在狭隘的个人角度对待之。
可以预料,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遇到强劲阻力在所难免。鉴于此,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能破除改革之路上的各种桎梏,以推动我国从论文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科学网--秦四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