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2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条“新提法”让人耳目一新:在谈到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时,报告指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谁能干就让谁干,一句平实的话语,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身、资历,只论实力、能力,创新领域的各类市场主体、大学机构,谁有本事完成目标,谁就来揭这个榜。
不必寄希望于每一项科技创新都有“高手在民间”,但“揭榜挂帅”无疑能更大范围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将更多创新主体的智慧、能力调动起来。在重点项目攻关、重点领域攻坚的时候,部门就可以进行理念创新,破除体制障碍,真正放开手脚,建立一个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降低资质门槛、扩大创新基数。
近两年,采用“揭榜”形式“招贤”的项目已经不少。2018年,工信部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就是希望用这种方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随后,依图、云天励飞、旷视、驭势科技等一众AI领域的创新型企业,都拿下了“国字号”的任务。
这些探索“揭榜挂帅”、开展科技创新的项目,几个基本特征和传递信号比较明显:一是不论资质、开放门槛,任何组织能完成任务,一视同仁;二是不搞封闭、合作至上,对于关键核心技术,最大限度地汇聚和利用各方智慧和力量,全球合作、命运共同;三是不“另眼相看”,对标全球赛场竞争,打破组织、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边界,让掌握先进知识、精于技术突破的优秀人才能者上、智者胜。
互联网时代的“众包”、青年热衷的“斜杠”,轰轰烈烈地助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谁能干就让谁干”,还需要更多政府的“搭台”和机制的突破。一方面,明确研究任务和重点,让创新主体可以精准发力、有效突破;另一方面,筹集资源、搭建平台,调动更多创新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挂了“帅”的“揭榜英雄”能大胆放手,拥有充沛的资源潜心研究,助力在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上实现关键突破。
在科技的高原上,人类探索千年,一些“低垂的果实”正被采摘殆尽。未来的创新,注定是更复杂、更艰难、更需要全球合作、更讲究策源能力的路程,新时代正在呼唤更多“揭榜英雄”的涌现,为全人类创造出更多奇迹,让全人类共享创新成果。
[科学网]
相关报道
赵宇亮委员:设立聚焦科技创新链的国家研发机构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缺乏,很多人就觉得是中国科学家不行,抱怨他们只会发文章,这是认知偏差。”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赵宇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
赵宇亮表示,科技创新分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科学发现是科技创新链1~3级基础研究的事情。科学家是做学术的,这是创新的基础,科学家的责任是科学发现,包括提出新问题、设计新实验、探索新现象、发现新规律、揭示新原理、建立新方法、提出新理论。而技术或产品创新属于科技创新链4~6级的事情,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合作完成。科技创新链7~9级是产品和商品,是企业和产业的事情。
赵宇亮说:“美欧日大企业的工程师跟科研院所和高校科学家们合作研发指数在6~14之间,中国企业仅有0~2.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中国科技创新链4~6级的缺失。
赵宇亮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还没有能力从科学原理出发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还没有能力把科学发现的新原理和新技术迅速应用到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中,去抢占世界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
因此,赵宇亮建议,中国应该以新型举国科技体制为牵引,尽快设立聚焦科技创新链4~6级的成建制国家研发机构,高质量高强度地把科学家们的基础科学发现,高速度地转移转化成最终市场欢迎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这样才能把科学发现变成经济实力和国家实力,形成资本为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为经济质量服务、经济为人民生活服务的良性循环,中国就会走上科技强国的快车道。”赵宇亮说。
[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