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20-0
8掀起节约“新食尚” 习近平总书记知之深行之远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面对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总书记知之深行之远。
率先垂范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的指示中引用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经历过穷苦日子,从“吃不饱、饿肚子”的岁月走过来的习近平,很早就养成了勤俭质朴的品质。
习近平曾在给父亲习仲勋的一封信中写道:“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与高尚品质很多”。在习近平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父亲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习近平一直在践行。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曾展出习近平2012年考察河北省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等票据——习近平吃的是标准的“四菜一汤”:红烧土鸡块、阜平烩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冬瓜丸子汤。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考察河北省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复制件)(图片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身作则,在各地考察调研时,清新、节俭之风始终如影随形——赴广东考察工作时吃自助餐,到河北调研时吃大盆菜,在福建古田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观音菜、炒烟笋等,回梁家河,和乡亲们一起吃荞麦饸饹、油馍馍、麻汤饭……
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到。习近平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作出了注解。
批示部署
与以身作则倡导节约风气相呼应的,是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多次强调。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当时,正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第二个月。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
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
此外,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近日,总书记再次批评“餐饮浪费”,更是站在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有关部门正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居安思危
习近平在近日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既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人民群众衣食无虞,为何还要强调树立危机意识,反复敲响杜绝浪费的警钟?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举例说:“媒体报道,一所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花花的馒头和米饭,清洁工看着心痛,捡起来再吃。这方面例子不在少数,一些大学食堂成了浪费食物的‘天堂’,触目惊心!”
大学食堂的浪费看似事小,但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此前有数据测算,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餐桌的消费环节更是大头,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2015年撰文《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指出,据估算,在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必须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正如总书记所说:“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
放眼当下的国际环境,从去年底至今,世界多地接连暴发了蝗灾,祸延东非、中东和印度等地。还有澳洲山火等严重自然灾害,增加了全球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引致粮食市场波动。今年疫情更是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
“反对餐饮浪费,并非老生常谈,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当下,富含深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战略远见,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身体力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亭友在接受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狠抓农业生产,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价格的同时,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我们战胜挑战,化危为机,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需要,也是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深谋远虑
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下一步该怎么办?习近平从两个层面提出了要求,首先便是立法。
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室主任戴立兴在回答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提问时认为,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国家一贯强调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但缺少硬性的法律法规制约,缺少必要的惩治措施。总书记强调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正是高屋建瓴,抓住了要害。总书记提出的应对措施也非常具有针对性,背后更是对粮食安全与社会风尚的高度重视。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制止浪费,宣传教育同样必不可少。这也是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的一贯要求——
2013年1月,习近平在批示中指出,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此次指示则特别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对此,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某种角度上讲,浪费行为并不是一个健康社会应该有的现象”。中央领导对于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和风气的重视,有利于相关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厉行节约不仅是个人私德,更是社会公德。节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就要切实培养节俭节约习惯,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思想观念,才能标本兼治、春风化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正如总书记所说:“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人民网]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习近平关切“小米粒”里的“大民生”
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 (万鹏、任一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怀危机意识 保“大国粮仓”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刻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对粮食安全这一问题始终怀有危机意识。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今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指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洪向华表示,从国内情况看,民以食为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解决老百姓的口粮是天大的事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否则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从国际情况看,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所以,粮食安全问题是极端重要的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但是从长远来看,应该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把我们饭碗端得更稳、端得更牢。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考验,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要始终怀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助理研究员马峰对记者说,粮食丰收的取得,一是源于我们支农、惠农政策和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红利,这为中国人民支撑起了中国粮仓;二是依靠我们勤劳的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农民辛勤劳作,科技人员的无私奉献。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他认为,保障粮食安全,一方面要扩大生产,进一步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加大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坚决杜绝铺张浪费,要突出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筑长效机制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面对疫情考验,我国及时采取了全面、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疫情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挑战为我们抓好粮食生产、树立爱粮节粮观念再次敲响了警钟。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在餐桌上铺张奢侈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我们应当从源头上着手,建立起不敢、不能、不想浪费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建立铺张浪费惩戒机制、建立节俭消费监督机制等,以刚性的制度约束狠刹浪费之风,把公款浪费、‘剩宴’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彻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郑敬斌对记者说。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童志锋谈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何时候强调都不过时,在遏制餐饮浪费的问题上,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特别重视法律的作用,加强立法、强化监督,从制度上遏制餐饮浪费,将餐饮浪费纳入法治轨道。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充分发挥立法在遏制餐饮浪费上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应当就餐饮浪费行为制定专门的法律,对餐饮浪费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定,为禁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执法和监督提供充分的规范依据。二是针对餐饮浪费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当前存在的一些餐饮浪费行为,不能仅通过引导工作加以改善,还要设置一定的处罚措施。对于较为严重的餐饮浪费行为,可以根据情况分别设置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三是要加强对餐饮经营者的法律规制,如禁止设置最低消费、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等,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四是要加强餐饮行业规范的建设,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在餐饮管理上的作用,制定相应的餐饮企业管理、餐饮制作、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标准,在餐饮行业推行科学、节约的消费模式。
“我国许多政策法规中,都有制止浪费,厉行节约方面的内容。”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红表示,我国《宪法》第14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国《民法典》中也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表述,这是所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包括餐饮消费的行为准则。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以立法进行刚性约束,对严重的浪费行为施以法律制裁。
兴节约之风 将传统美德宣传好落实细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先。‘光盘行动’作为小餐桌上的大文明,是对尊重劳动、珍惜粮食这一良好社会风尚的自觉践行,也是对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延续。”郑敬斌表示,当前,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发放海报、媒体舆论等方式加强对杜绝浪费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从思想深处树立节约意识,进而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做到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消费、文明消费,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节俭型餐饮文化。
马峰谈到,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人人节约、人人负责的社会治理新机制,以良好的行为氛围、舆论氛围纠正人们大手大脚的习惯,让新美德替代旧习惯。另一方面,将人们的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做到以上率下,在各级巡视巡察中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监督重要内容,以好的党风带动好的政风,进而带动形成好的民风。其次,要加大对餐饮行业的规范力度,提倡小分量、小餐食。再次,对铺张浪费的行为,要建立规范的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重在建立诚信机制,形成完整的治理体系,发挥全面的治理能力。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