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这本发表在《格物》杂志2003年总第三期的《探索——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首届年会论文集》,终于同大家见面了。作为这一论文集的主编,的确是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每每夜静思,总想起我们的导师卢鹤绂院士在1994年对大家说过的话:“物理就是物理嘛,基本原理都懂了,哪有死死板板的,一定要这样那样,把人家的智慧都束缚住了。”他还进一步说,“有了物理思想,没有条件成果也出来了。”基于此,要想发展物理学,就必须打破一切“死死板板”的清规戒律,就必须像卢老那样,去“开天辟地,创出新领域”!我们体会这句话的精髓,那就是——探索!故以此作为这本论文集的篇名。 科学讲究实际,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更应该强调创新,提倡幻想。这正如一位名人所言:“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持有的风格。”路甬祥院士曾在《院士思维》的序言中慎重地将这句名言推荐给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而且还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科技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先进的哲理思维导向,不断变革和更新科学思维方式,善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激发幻想、直觉、灵感等创新性思维,巧用系统整体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力求在众多科技领域创出具有东方风格的中国学派,再创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辉煌科技业绩,为‘科教兴国’再展宏图,跻身于21世纪世界科技的前列!”这一“激发幻想”、“创出具有东方风格的中国学派”的思想,正是这本论文集的编辑宗旨。 如何“激发幻想”?又如何“创出具有东方风格的中国学派”?长此以往,整个人类学术界总有个所谓主流派怎样看待非主流派的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当非主流派提出类似科学的边疆命题时,主流派的人们就要考虑如何划出科学与伪科学界限的边界问题。有人认为:这一边界是知识的地理学划分界线。这些边界定义了各种主张的“国家”。但是,他们承认:知识的集合是比国家更模糊的实体,它们的边界也是模糊的。究竟如何划分界线呢?《怀疑论者》杂志的创立人Michael Shermer 在2001年第11、12月号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撰文,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根据卡尔·萨根的“慌言鉴别工具箱”的法则,提出以下10个问题给以鉴别:①主张所依据的材料有多么可靠?②这些依据是否经常得出相似的结论?③这种主张经过其他信息来源的检验了吗?④这个主张和我们已知的世界运作方式相容吗?⑤是否有人特意证伪过这个主张?还是只找了支持该主张的证据?⑥占优势的证据指向了提出主张者的结论,还是相反?⑦提出主张者使用公认的推论准则和研究工具吗?或者是否为了得到渴望得到的结论而被抛弃了?⑧提出主张者有没有为已经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解释?或者仅仅拒绝了已有的解释?⑨如果提出主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这个解释是否能像原先的解释一样能说明尽可能多的现象?⑩提出主张者的个人信仰和偏见是否影响了结论?或者相反?Michael Shermer最后说,“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保持开明思想和灵活性,当新证据发现时乐意重新考虑我们的评估。不可否认,这令许多人认为科学是短暂而令人心灰的;同时,这也令科学成为人类意识最光荣的产品。”我想Michael Shermer的办法不仅仅适用非主流派,也同样适合于主流派。李志超教授在《民间科学的重大历史使命》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应当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就《探索——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首届年会论文集》本身而言,我们认为有几个特色:其一,作者的范围广,除美国、加拿大学者外,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作者都有文章参加会议,人数竟达到87人;其二,文章的数量有114篇,这是非政府学会的学术会议所少见的;其三,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相对论、量子力学、高能物理、天文学、航天航空、生物技术、物理学史、医学、数学、大气物理学、自然辩证法、CT技术、牛顿力学和核物理等;其四,大部分论文是第一次发表,属于原创性科学论文,做到了自恰和独创。其中不乏有多篇具有很高水平的优秀论文,我们为此而感到欣慰。是为序。
吴水清 2003年7月27日于北京 |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3年9月7日建站 |